【Italy♦義大利】Rome 羅馬 - 羅馬競技場, 古羅馬遺跡, 真理之口, 手銬腳鐐聖彼得教堂, IL Chianti, 許願池, Barberini Plaza

羅馬的第二天, 因為父親大人駕臨, 預計飛機於下午一點半左右抵達, 時間注定被切一半, 因此上午安排到老爸以前已參觀過的羅馬競技場和廢墟一片的古羅馬遺跡。計畫上是看完古羅馬遺跡就準備去火車站接機?!?! 我離開台灣之前, 就已經提供老爸詳細從機場到火車站的交通和路線, 計畫直接在羅馬火車站會合, 這樣可以省我和老弟兩人兩趟的火車票。

說明一下怎麼從羅馬機場到火車站吧! 雖然自己也沒有走過, 不過老爸安全抵達火車站跟我們會合, 應該代表我提供的資訊是正確的吧!

羅馬有兩個國際機場, Leonardo da Vinci International Airport 也稱作 Fiumicino Airport (FCO) 和 Giovan Battista Pastine Airport, 也稱 Ciampino Airport (CIA), 前者比較有名, 但老爸這次是從 CIA 進到義大利。因為這次買到便宜機票, 從巴黎進歐洲, 才又搭乘廉價航空轉到羅馬, 所以才會飛到有許多廉價航空入駐的 CIA 機場。

從 CIA 機場到 Roma Termini 火車站可選擇 bus 或 train, bus 的選擇很多, 公司和路線都有所不同, 怕老爸被弄昏頭, 所以提供他搭乘火車的辦法, 雖然有一點麻煩。首先要搭 bus 到車程只有5分鐘遠的火車站 Ciampino (Ciampino Città), COTRAL 和 SCHIAFFINI 兩家客運公司都會到, 每30分鐘一班, €1/人。然後乘火車到 Roma Termini, 一小時大約會 3~4班, 車程約 15分鐘, €1.5/人。後來想想, 其實全程搭公車搞不好更容易… 我當時在想什麼 >.<… 總之, 我家老爸很安全且很得意的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真是辛苦了!

其他相關的資訊可以參考: 羅馬機場的官網 Aeroporti di Roma, 兩個機場都有詳細的介紹和說明, 交通方面也寫得很詳細。 

吃了芝華旅館要中不西的早餐, 趕緊出門上路, 在羅馬的第一個景點是大名鼎鼎的 "羅馬競技場 Colosseo"。羅馬競技場有屬於自己的地鐵站, 藍線上的 Colosseo站, 離 Roma Termini 只有兩站的距離。Colosseo站出來, 彷彿是到了另外一個時空, 現代城市的氛圍不見了, 周圍被古羅馬的遺跡包覆著, 遍處是土地, 長出了些許顏色豔麗的花朵。 

傳說競技場的遊客會多到連入場都要排隊的境界, 我們很幸運的並沒有排到隊就入場了! 當然也是要歸功於我們的 Roma Pass, 姐弟倆大搖大擺的越過排隊的人群, 走進 Roma Pass 專用道, 輕鬆刷過進入競技場。

看廢墟不租導遊機, 想必是連怎麼走馬看花的端倪都沒有, 乖巧的租了 audio guide, €5.5/台, 裡面真的藏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講得很詳細。有中文解說, 不過說真的, 身為義大利最重要的景點之一, 怎麼連中文的標示都怪怪的呀?!?! … "拼音" 不是一種語言喔!!! 是輸入法 >.<…

羅馬競技場 Colosseo, 世界上最大的圓型競技場, 記錄著古羅馬的輝煌與榮耀, 同時也是冷血和殘暴。

Colosseo 是羅馬帝國 Flavia 朝代所蓋的產物, 於西元72年羅馬皇帝 Vespasian 為了慶祝征戰聖城耶路撒冷的勝利, 下令興建這座圓形競技場, 據說動員了8萬多個猶太俘虜。Vespasian 在落成前就過世了! 開幕式是由他的兒子 Titus皇帝舉行, 但大部分的裝飾和細節則是由 Vespasian 的另一個兒子, Titus 的下一任皇帝 Domizianus 完成。

競技場是古羅馬當年的超大型娛樂場所, 其中的 "表演" 形形色色, 共同點就是無一不脫離血腥暴力。主角從自願鬥士, 戰敗俘虜, 囚犯, 野獸… 等等, 重點就是要在場中央戰鬥到其中一方死亡為止, 過程越驚悚觀眾越是熱血沸騰。 

也許當時殘暴盛況是現代文明無法理解的, 不過其實我相信就算是現代人, 也還是有喜愛兇殘的一面, 只是被道德和價值觀所規範。舉例來說, 朋友到肯亞旅遊, 看到野生群獅狩獵, 也是無比期待能看到獅群獵獸成功, 就算過程血腥, 也是興奮不已。

更何況是當年古羅馬的盛況, 如果能夠從競技場中活著走出來, 從此生活吃香喝辣過不完, 也能夠得到眾人的尊敬, 是無比榮耀的事情。因此, 有許多自願進入到競技場的鬥士們, 為了榮耀, 為了金錢, 為了社會地位, 為了提升自己的階級, 就連囚犯如果能從場中走出, 也能夠從此變成自由之身。當然, 故事總是沒有那麼美好, 還是有很多人是嚇得要死, 被迫被丟進場中的, 要是這種狀況, 就真的很殘忍了!  

雖說很壯烈, 也是古羅馬榮耀的象徵, 但人類總會進化的, 這個血腥的遊戲持續到6世紀左右, 最後一次鬥士廝殺的紀載是西元435年, 鬥獸的則是 523年。  

在漫步欣賞競技場的同時, 不難發現在表演舞台的正旁邊, 立著一座木製的十字架, 這是 1729年教宗 Benedict XIV 為了對過去亡靈的安撫, 尤其有不少基督徒在此殉難, 將競技場封為聖地, 並放置了十字架以做紀念。 

經過了許多天災人禍, 又是地震又是火災, 文藝復興時代, 大量的石材被挖腳去蓋大教堂, 競技場成了今天的樣子, 是個不完整的圓筒型。殘破的石壁能清楚的看出當時使用的各種建材, 從大石塊到小磚塊, 瓦片到混泥土都有。 

場中的場景布置功能很強大, 就連要灌水變成 "海戰" 都難不倒他們。全部的機關都設置在舞台的底下, 不管是要鬥士, 戰俘, 還是野獸, 都是從舞台底下升起, 戲劇效果十足。 

一間一間的隔間就是上場前用來關野獸的房間, 雖然現在看起來廢墟一片, 但聽著導遊機解釋的細節, 還是忍不住讚嘆古羅馬人的設計真是精良呀!

除了舞台設計, 競技場的觀眾席和觀眾的進退場也是很有學問的, 古羅馬的階級制度很明顯, 最下層最接近舞台的 VIP席是社會地位顯赫的祭司們的位置, 再來一層層的往上, 離舞台越來越遠的座位, 則是按照社經地位排上去, 從達官貴人, 到富商, 最上層則是平民… 等等。 

整個場地可容納將近9萬人, 規模甚至比很多現代的球場都還大, 要設計出同時讓這麼多人順暢的出入場可就很有學問囉! 觀眾依照自己座位的區域, 沿著外圍的圓環, 爬到所在的樓層, 到了所在的區塊才進到看台區。當時出現了這樣的設計是很令人佩服的, 這樣的進退場沿用到現代, 很多的球場, 巨蛋… 都還在使用這樣的方式。 

鐵門後面是通往最上層年久失修的樓梯, 風化的程度跟中國的野長城有的拼。

從競技場第二層看出去, 配上外圍地上的石磚地為背景, 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畫面。

扮成羅馬士兵的街頭藝人, 等著遊客跟他們照相, 賺取小費。 

團團旅遊團, 圍著導遊聽講解, 這坨人正好圍成半圓扇形, 導遊也講的生動激昂。

座落在競技場西南方的君士坦丁凱旋門 Arco di Constantino, 是為了慶祝君士坦丁一世在西元312年10月28日米爾維安大橋戰役中, 大敗對手西羅馬地區的另一掌權者 Maxentius, 統合西羅馬的紀念, 此戰役也為了之後君士坦丁一世統一分裂已久的羅馬帝國打下了基礎。隨後在西元324年更是大舉的將東羅馬帝國納入了自己的版圖, 東西羅馬統一, 成為帝國唯一的統治者。 

從競技場遠眺, 能看到 Palatino Hill 上的古羅馬遺跡, 正對著競技場, 與之遙遙相望的半殘建築物, 是 Temple of Venus and Rome 維納斯和羅馬的神殿, 是古羅馬最大的神殿。更精確一點說, 是在 Palatino 山丘稍微北邊一點的小山丘 Velian Hill。

始建於西元121年, 羅馬皇帝 Hadrian 蓋來獻給會帶來好運的女神維納斯和祝福羅馬的永恆。跟其他廢墟一樣不能倖免於天災人禍, 地震火災, 此神殿現在的半殘模樣肯定跟當初有很大的不同。大約西元850年左右, 教宗 Leo IV  在舊址上蓋了新的教堂 - Santa Maria Nova; 又在 1612年大幅擴建後改名為 Santa Francesca Romana, 並添加了鐘樓。從這個角度看不到教堂的門面, 正門在另外一邊頭, 照片中的最高的建築物就是鐘樓。 

雖說都是廢墟, 但是羅馬競技場的票, 其實就是 Palatino Hill 和 Foro Romano 羅馬議事廣場的聯票, 刷 Roma Pass 也只算一個景點。這兩個地方很多趕時間的觀光客是不會去的, 通常在競技場理走馬看花就離開。我們想說票都包了! 老爸的飛機又還沒到, 不看白不看, 遊覽完競技場, 還了導遊機, 接著就往 Palatino Hill 的古遺跡走去。

路途中鮮艷的花朵, 很樸實, 卻好美!

古羅馬遺跡週邊有兩個入口, 三個出口, 入口處有提供標示不是太清楚的地圖, 還是比沒有強, 至少不至於迷失在廢磚塊空地之中。(點擊有大圖)

網上找了地圖, 再剪了一塊 Google map, 自己標示了一些比較重要的區域。先看過再去應該會比較有概念, 不然都逛的呼傻傻。

地圖原檔來自: www.capitolium.org/eng/fori/pianta.htm
點擊此網頁上的號碼, 會跳出更多註解喔!

進到 Palatino Hill 這邊的園區, 反過來看羅馬競技場和君士坦丁凱旋門。

遠看更能看到圓型競技場的全景, 現在像是脫了半層皮的建築, 當時被震毀, 或是後來被拿去蓋教堂了! 

Palatino Hill 帕拉蒂尼山丘, 是羅馬七丘最中間的一座, 也是傳說中羅馬的建成者, 受母狼哺乳的 Romulus 羅慕路斯與 Remus 雷穆斯被人類發現的地方, 後來也選在此地做為建城的根據地。 

根據考古的發現, 此山丘就是羅馬的發源地, 而且在西元約1000年前有已經有人類定居於此, 是羅馬現存最古老的區域。現存有一些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時代的宮殿和建築遺跡, 除了正在修復的幾處, 其他幾乎都已經殘破的只剩一面牆或是幾根柱子了! 也難怪趕時間的旅行團不會來這裡參觀。

有人說身為義大利的首都不易發展, 因為怎麼挖都會遇到歷史悠久又珍貴的古蹟, 所以地基也不能打, 地鐵也不能挖… 看到這麼一大片夾在綠地中的殘跡, 似乎使論點也不是隨便說說的。 

土地上不只草地, 還看的到這種植物舒暢的生活著, 這種蕨類, 綠葉, 艷麗的彩花… 看著枯燥而只有基底的建築, 吸取歷史能量的同時, 慢下腳步欣賞周邊的綠色小精靈充充電, 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山丘上有許多各種時代的不同遺跡, 因為很多看起還真的就是一堆廢磚塊, 所以只選了幾處有代表性的介紹。

羅馬帝國 Flavia 朝代的三位皇帝接連著在 Palatino 這座山丘建築宮殿寢所。絕佳的地段是山丘的高點, 一邊能看著 Foro Romano 羅馬議事廣場, 另一邊則望著 Circus Maximus 大競技場。

整個龐大的宮殿建築群大約包含了三個區塊:

  1. Domus Flavia 弗拉維亞宮: 為宮殿裡的公共空間, 是帝王與高官, 大使開會見面的地域。此區正在修復當中, 看的到部分雛型。
  2. Domus Augustano 奧古斯都宮: 為帝王真正的住所, 還包含了皇室家族的使用。這裡目前是只剩下地基的廢墟, 只能靠自己想像。(所謂 "奧古斯都" 最常是指羅馬帝國的開國元帥 Imperator Caesar Divi F. Augustus, 但是其實是對皇帝的尊稱, 所以奧古斯都宮並不是指第一個皇帝奧古斯都的住所, 而是皇帝的寢殿。)
  3. Stadium of Domitian 圖密善競技場: 皇帝私用的競技場, 擁有雙層柱廊, 體育場, 花園和觀眾席。

(原圖來自: http://www.timerime.com/http://www.rome.wiebekoo.nl/) 

以卵形噴泉作為裝飾的房屋正是 Domus Flavia 弗拉維亞宮其中一部分的建築, 是整片古羅馬遺跡之中, 比較完整的建築物, 當然是因為正在重建的緣故。建於西元81年, 由皇帝 Domitian 所主導, 隨後300年的皇帝都繼續使用著。

看著紅磚蓋成的宮殿, 真的不太容易體會起初的華麗…

由於皇家的私有財產並不包括宮裡眺望著的 Circus Maximus 大競技場, 皇帝 Domitian 又很想要屬於自己的私用場地, 因此建立 Stadium of Domitian 圖密善競技場, 包含體育場, 花園和觀眾席。

如今還在重建中…

廢墟中的小花和蒲公英, 綻放的特別有生機。

成群的豔紅小菊花也好美!

從 Palatino Hill 能到羅馬市區和遠方的白色巨大建築物, 是獻給統一義大利的第一任國王 - 維克多艾曼紐二世的紀念堂。

走過層層拱門, 來去古羅馬遺跡的另一區塊 - Foro Romano 羅馬議事廣場

Foro Romano 羅馬議事廣場是古羅馬的市中心, 包含大會堂, 許多神殿, 和凱旋門… 羅馬人民的政治, 經濟, 娛樂, 宗教活動… 都在此進行, 想必曾經是熱鬧非凡的地方。 

在遺跡之間穿梭, 無法自拔的不斷的被神奇的花草吸引。

議事廣場上的其中一個神殿 - Temple of Romulus 羅莫洛神殿。最初是羅馬皇帝 Maxentius 為了紀念早夭的兒子 Romulus 而建的神殿, 後來在6世紀的時候改建為教堂 Santi Cosma e Damiano 的門廳。

Temple of Romulus 的內部, 由於被改建為教堂, 是以基督為題材的壁畫。

在一望無際的廢墟中, 偶會出現幾個小型博物館, 展出考古挖掘出來的物品, 或有一些藝術品陳列… 其中, 這幅畫的光線描繪令人印象深刻, 就像是真的照在畫上一般。

就在參觀完這幅畫的小展館中, 算是結束了古羅馬遺蹟之旅, 接近大中午在露天的遺跡中走來走去, 頭殼差不多被曬壞了一半, 本來就算不出看了幾塊磚頭, 到最後連到怎麼從像迷宮的廢墟中走出來都搞不清楚了! 從最接近的出口撤退, 終於脫離這一區塊的磚瓦, 石塊。

出了園區, 見到羅馬的水果攤, 充滿了黃澄澄的香蕉… 好鮮豔喔!

不少攤販都這樣賣椰肉, 挺神奇的, 跟在東南亞的賣法有像。

參觀完古羅馬遺跡, 離迎接老爸的時間還有一小段, 於是決定到老弟幼時曾經被嚇哭的 "Bocca della Verita 真理之口" 舊地重遊, 為了削恥, 證明這次不會在被嚇哭!!!!

"真理之口"的所在位於 Chiesa di Santo Maria in Cosmedin 科士美敦聖母教堂, 那裡離遺跡園區要近不近, 要遠也沒太遠, 沒有地鐵站, 也不知如何搭公車, 鐵腿姐弟黨只得靠雙腳了!

途中經過了威尼斯廣場, 也就是白色巨大建築物, 維克多艾曼紐二世的紀念堂的所在之處。裏頭可以參觀, 不過時間不夠充裕, 只好繼續前往 "真言之口" 邁進。 

維克多艾曼紐二世的紀念堂的正旁邊就是 Piazza del Campidoglio 卡比托利歐廣場, 是個充滿了米開蘭基羅的精心設計, 很值得看的廣場, 可惜羅馬可看的景點實在太多, 時間有限, 取捨之餘, 心痛捨棄, 繼續前往對個人史比較有意義的 "真理之口"。

快要到 "真理之口" 的路上, 遇到了這座像是戴著斗笠的圓形神殿, 原來這裡是 Forum Boarium 屠牛廣場, 古羅馬的牛市場。而斗笠神殿則是守護橄欖貿易之神 Hercules 的 Temple of Hercules Victor 勝利海克力斯神廟

經過一番折騰, 終於抵達科士美敦聖母教堂, "真理之口 Bocca della Verità" 的巨臉石像也出現在我們眼前。不幸在我們走近真理之口的時候, 突然不曉得從哪裡出現了一群韓國婆婆媽媽旅行團衝向真理之口… 這下我們也只好跟著排隊了!

非要來一趟看這片石板的故事是這樣的: 由於幼時曾跟著爸媽到過這個地方, 當年帶團的導遊把 "真理之口" 講得十分生動, 還被抱在手上的老弟, 對說謊者的手會被咬斷的情節深信不疑, 於是老媽抱著他接近石頭作的大嘴巴, 他就大哭了起來… 至今還是不知道小小年紀的, 當年到底藏了多少秘密。

事隔十幾年, 老弟為了平反一再被我們拿來當笑話的往年趣事, 決定重遊一次, 照張手沒被吃掉的相, 證明自己是清白的。

真理之口 Bocca della Verità 這個大臉曾經是西元一世紀左右, 古羅馬一座噴泉的部分, 可能是海神或是台伯河神。17世紀移動到現在的位置, 一直在科士美敦聖母教堂的外圍。

傳說是從中世紀開始的, 謠傳巨大的石臉是個測 謊機器, 要是說謊者把手放入真理之口的嘴巴裡就會被咬斷。有了這麼一層有趣的橋段, 成為了不少電影取材對象, 其中最有名的是1953年出品, 奧黛麗赫本演的 "羅馬假期 Roman Holiday"。 

羅馬有不少景點都因為這部片而名聲大噪, 爸媽那個年紀的遊客都會興奮的彷彿置身於電影之中。但老實說, 我和老弟都真的沒有看過羅馬假期, 甚至可以說在羅馬許多景點被一再的強調是羅馬假期裡的場景, 才了解到這是一部人氣紅不讓的老片。(抱歉~ 是我們姑落寡聞 >.<)

真理之口的人氣爆表想必也跟奧黛麗赫本有關吧! 比較機車的是, 要跟巨臉照相得強制奉獻 €0.5, 不得不說就直接乾脆直接收取照相門票好了! 奉獻的意義不就是要出自內心的想幫助別人, 依自己的意念來捐款嗎?

真理之口座落的門廳屬於 Chiesa di Santo Maria in Cosmedin 科士美敦聖母教堂, 這是一座建於西元6世紀的教堂, 蓋在原本Forum Boarium 裡的古羅馬神廟上, 由於當時這區充滿了拜占庭式的建築, 又有許多希臘商人和修士聚集於此, 所以也被稱為 "希臘聖母院", 到現在教堂邊的街道還叫做 "希臘街 Via della Greca"。8世紀改建後就跟現今的樣子相距不遠了!

免費進到小小的科士美敦聖母堂, 簡單素雅, 但是這幾天看遍了北義許多名教堂巨作, 這裡相對什麼看頭。加上距離迎接老爸的時間越來越近, 於是我們隨便撇了兩眼就離開了聖母堂。

不料我們正準備前往火車站之時, 接到老爸的簡訊…. 他從巴黎要轉機到羅馬的飛機 delayed 了! 這下他也不確定多久才會到, 只好見機行事囉!

突如其來一段不知長短的時間, 一下子不知應該去哪, 攤開手上的地圖一看, 看上了 "手銬腳鐐聖彼得教堂", 因為他正好在 Roma Termini 站和 Colosseo 站中間的那一站 Cavour, 能搭地鐵過去, 至少意味著不需要沿路走過去。

其實距離最近的地鐵站 Circo Massimo 也還有一段路, 反正早已練成了金鋼不壞之腿, 邊走邊逛的前往。

顧名思義 Circo Massimo站就在古羅馬遺跡 - 大競技場 Circus Maximus (義文: Circo Massimo) 旁邊。賽戰車是羅馬人最喜歡觀賞的比賽之一, 於是在西元前6世紀的時候, 羅馬國王 Lucius Tarquinius Priscus 下令在此開了比賽用的跑道, 有了大競技場最早的雛形。此後的統治者不斷的擴建, 到西元前50年, 已經成為能夠容納15萬人的巨型場地。除了賽戰車之外, 也會有一些戰士格鬥和鬥獸的比賽。

西元549年舉行了最後一次的比賽, 內容是田徑。之所以會像是一片荒地的空空如也, 原因是文藝復興時代, 把當年富麗堂皇的大理石建材, 都被搬去用在別的建築上了!

昔日的風光的大競技場, 現在只剩下一片綠地, 還是有少數人在場中慢跑著。

看了一大堆殘跡, 真的有點難想像當時全盛時期的樣子, Museo della Civilta Romana 有還原古羅馬遺跡的模型, 看了大概比較能理解一點, 圖中長卵形的競技場便是當年的樣子了!

原圖來自: www.romeguide.it

大競技場邊上有些長凳, 稍微休息一下雙腿, 坐著發呆了一陣子, 看著場中的人一圈又一圈的跑, 回過神才繼續上路。

搭到 San Pietro in Vincoli 手銬腳鐐聖彼得教堂的所在地鐵站Cavour, 其實也不過兩站之遙, 想想能省點腳力, 又能多用一次 Roma Pass, 滿划算的。

出站後爬上樓梯, 到道路水平的高度, 往右沿著 Via Cavour 走大約200公尺, 左手邊會出現穿進被綠色藤蔓包裹的建築物之中的階梯, 太神奇了吧! 外表一點都看不出是去教堂的地方呀! 地圖這麼畫, 又看到不少人往上爬, 半信半疑的也跟著往上走。

樓梯的出口是個小型的廣場, 和外表完全不起眼的 San Pietro in Vincoli (Chiostro di San Pietro IN Vincoli) 手銬腳鐐聖彼得教堂, 若不是地圖帶此, 還真難相信眼前粉色外牆, 象牙色拱柱, 又跟別的房屋是連體嬰的建築, 就是存放聖彼得手腳銬的所在地。

就跟其他教堂一樣, 這裡也有許多聖人葬在此地, 其中向死神的骷顱人, 拿著鐮刀栩栩如生的守在棺木旁邊, 雖然不知道裏頭是誰, 印象到挺深的。

建於西元5世紀, 教宗 Leo I 在位期間為了保存這副聖彼得被囚禁在耶路撒冷時的手銬和腳鐐而蓋。如今, 曾經拴住彼得的手的鐵鍊, 就貢在聖壇中央的玻璃櫃裡。

放在看起來很高級的玻璃櫃, 不過怎麼看都像是很平常的兩條鐵鍊。

雖然鎮堂之寶是彼得的手鍊, 但更有名而且可看性更高的應該是米開蘭基羅的未成品, 原本打算用來裝飾教宗 Julius II 陵墓的47尊雕像, 後來米開蘭基羅被召到西斯汀禮拜堂作畫, 因此沒有完成。

中央的主角摩西像是文藝復興時期, 肌肉線條展現力與美的典範, 米開蘭基羅在1515年完成的作品。摩西頭上的兩隻角隱含著 "主的光芒" 的寓意, 由於希伯來文中, "角"和"光束"有相似。

好在我們教堂的時候, 老爸有簡訊通知他 delayed 的飛機何時飛。我們參觀完鐵鍊教堂, 見時間差不多便前往火車站接機去。

想說下飛機和搭公車進羅馬都需要時間, 因此我們比飛機抵達羅馬的時間晚了半個小時到站, 左等右等, 看著每班從 CIA機場過來的火車都見不到老爸熟悉的身影…

是沒找到往火車站的班車嗎? 是我提供的交通資訊有誤嗎? 飛機又誤點了? 還是在車上睡過頭, 搭過站(我爸在各地的機場有很多次這樣的紀錄) ? … 打電話又沒接, 應該要急死人, 但是樂天派兩姐弟, 繼續在車站等著, 看著來來往往的旅人們…

羅馬的噴泉多, 身為觀光的我們, 只會把它們當裝飾品, 但在地人可不單純這樣看。車站裡鐵軌附近看到像這樣的水源, 原本以為只是站內的裝飾, 再看久一點就發現不少人飲用喔! 除了能洗洗手, 擦擦臉, 還能解渴呢! 比較粗曠的直接把嘴巴對著喝, 文雅一點的會拿出隨身水瓶裝點水走, 果真多一點發呆的時間, 有助於發現不為人知的小細節。我們渴了! 沒有那麼大的勇氣直接喝這水, 只得花點錢在旁邊的小賣部買囉!

終於在車站空等了快要兩小時才等到父親大人拉著小行李箱, 非常有喜感的出現了! 喔耶~ 不用擔心老爸搞丟囉! 放下心中一塊大石頭。歡迎蒞臨羅馬!!!! 笑容堆滿臉的爸爸, 很開心的抱緊了我和老弟… 從此之後, 正式進入了三個人的旅行時節。

帶著老爸回芝華旅館放了行李, 稍作休息, 準備覓食去。原來, 我家老爸出門之前沒仔細聽我說從巴黎到羅馬的班機是 "廉價航空", 也就是不免費提供任何餐點飲料, 他老人家天真的以為上了飛機就會有食物, 所以轉機的時候沒有特別去買東西吃… 沒料到肚子就這樣一路空空的到了羅馬, 所以此刻他早已餓的前胸貼後背。 

值得一提的是爸爸帶了新購入的相機來了!!!! 我觀望了許久的 Sony NEX-5 小單眼 :)))

之前一直很想買, 又覺得手上的卡片機外表還新新, 沒有太重大的理由換掉。這次正好在老爸前往羅馬的前三四天, 用了一陣子的卡片機 Sony T-900 開始有點當機, 自動對焦像得了羊癲瘋, 沒事就會痙攣一下, 搞得我照的相, 彷彿出自於超級抖抖手。

難熬的這幾天都靠老弟的另一台卡片機 Sony T-77 撐著, 還要玩將近一個月, 只靠一台相機太不保險, 不得已才請老爸再買一台… (這樣應該購入小單眼的最佳理由吧!) 誰知道 NEX-5 抵達羅馬之後, T-900 又恢復正常, 羊癲瘋不再發作, 搞得我不知道該哭還該笑, 也太應景了吧!

NEX-5 是Sony 出的第一台輕薄單眼, 買的是最經典的黑色款, 雙鏡頭的 NEX-5ND 組合, 定焦鏡頭(短)和變焦鏡頭(長)。

輕薄的外型, 又能拍出高品質的單眼照, 真是令人愛不釋手。正好當天是我生日, 是生日禮物吧! 謝謝爸爸!!! 哈哈哈~         

(不要懷疑! 我們家是 Sony 相機的忠實粉絲)

拿著相機新成員, 匆匆出門, 走向最近地鐵站 Vittorio Emanuele, 前往許多網友推薦, Tripadvisor上評價很好, 榮登 Traveler's Choices – Restaurant 排行榜, 在許願池附近的餐廳 "IL Chianti"。

搭到紅線(A線)上的 Barberini - Fontana di Trevi 站, 其實就是 Brberini 廣場的所在, 也是到大名鼎鼎的許願池最近的一站, 出站走個 500公尺就會到 IL Chianti。

狹窄的小徑只容得下步行的方式, 路口間突然出現了一小塊空地, 石磚上擺滿了露天的桌椅和洋傘, 黃色的外牆上爬滿了綠色藤蔓, 傳說中的 IL Chianti 到了!

五月底傍晚的羅馬, 氣溫宜人, 因此根本還沒走進室內就已經決定在氣氛完美的室外坐下來。 

據說 IL Chianti 離許願池很近的緣故, 吃飯時間總是大排長龍, 我們比正常的用餐時間早些抵達, 並沒有需要排隊就有桌位了! 也許不是旅遊的最旺季, 一整餐吃下來沒見到食客排隊, 幾乎坐滿滿是真的啦!

點餐的語言不是問題, 在觀光客這麼多的地區, 英文通的很(事實上羅馬以北的義大利幾乎都滿通的), 比較困難的事要如何點出一些比較有羅馬當地特色的菜色。

三個貪吃鬼最後決定點…

1份前菜: Carpaccio di Bresaola 生牛肉薄片
2份頭盤: Spaghetti alla Carconara  醃肉蛋汁義大利麵
Bucatini alla Amatriciana 辣味番茄醃肉吸管面
2份主菜: Agnello alla cacciatora 香煎小羊腿
Saltimbocca alla Romana 羅馬式小牛肉排
1瓶紅酒: Ruffino Santedame

甜點則是吃完再決定還要不要。

首先上桌的麵包, 不同種類的麵包混雜成一籃, 不曉得是不是還不是吃飯時間, 並沒有主動提供橄欖油和紅酒醋, 要求了油醋和空盤才終於開始享用好吃的麵包。老爸早就餓得不行, 消掉了大部份。麵包似乎是一人1.5.歐元, 因為帳單上有 3份 Pane 4.5歐的明細, 不過沒有另外算桌費, 也許這個就是替代吧!
 
吃大肉怎麼不配酒? 況且今天是迎接老爸的大日子, 點的是 Ruffino 出品的 Santedame Chianti CLASSICO 2009 的紅酒, €15/瓶。雖然都嗜酒, 但我們三個都不是什麼品酒大師, 只知道喝起來順不順口, 畢竟紅酒的學問非常高深。這趟旅程中點的幾乎都是點店內用酒壺裝出來的 House Wine, 沒有品酒的過程, 但像這樣現開的酒, 服務生都會倒一點出來給你品, 就作勢的喝一點口, 點點頭就好, 再怎麼說這瓶喝起來也挺順口的。

Carpaccio di Bresaola 生牛肉薄片, 我最愛的義大利前菜之一, 血紅通通的生牛肉, 其實已經醃製烘乾了兩三個月, 吃起來毫無血腥味, 配上橄欖油, 越嚼越香的rucola 芝麻菜, cheese, 和跟別的地方不一樣的 twist - 蘋果片~ 完美的開胃菜。

Spaghetti alla Carconara  醃肉蛋汁義大利麵, 一道富有羅馬色彩的麵食, Guanciale 豬臉頰醃肉, 蛋汁, cheese 和大量的黑胡椒所調理出的醬汁麵。

在亞洲, 到處都吃得到蛋汁義大利麵, 絕大多數都是混了鮮奶油的醬汁, 專用的 Guanciale 醃肉不好買, 所以通常也會用培根取代, 要吃到道地的不容易。難得到了羅馬, 當然不能錯過最道地的 Spaghetti Carconara。

Bucatini alla Amatriciana 辣味番茄醃肉吸管面, 同樣也是來自羅馬的一道義大利麵。外表看似我們最熟悉的番茄肉醬義大利麵, 用的卻也是義大利中部出產的 Guanciale 豬臉頰醃肉, 加入辣椒, 一點點的辣味和醃肉的香氣造就了 Amatriciana 醬汁的傳統韻味。又是一道只有在義大利才吃得到道地的麵食。

乍看跟最普通的義大利麵 spaghetti 長的沒有太大差別的吸管面 bucatini, 其實有玄機在裡面: 胖胖的麵條, 有著中空的核心。不得不說, 義大利人吃麵還真愛搞怪, 光是麵的外型就五花八門。 

(照片來自: http://www.circleofmisse.com/)

Saltimbocca (Saltimbocca alla Romana) 羅馬式小牛肉排, 義大利文直譯是 "跳進嘴裡" 的意思, 雖然不是很明白, 猜測是超級好吃, 急著送進嘴裡的意思吧!?!?!

開始這趟義大利旅程之前, 根本不曉得有這道菜的存在, 做法是把小牛肉, Prosciutto 生醃肉薄片和鼠尾草結合, 用白酒調味的一道肉點。很特別, 但至少對我來說沒有 "跳進嘴裡" 的感動, 還是覺得小牛肉片不夠軟嫩。(也有可能是我吃太慢又忙著拍照, 吃到的時候已經有點冷掉了!)

Agnello alla cacciatora 羅馬香煎小羊腿, 在羅馬嘛!!! 這還是一道羅馬料理。迷迭香, 大蒜, 鯷魚調味, 煎燒的香噴四溢的羊腿。

口感外脆內嫩, 料理的一級棒, 老爸和老弟愛得不得了! 可惜我吃到的時候, 又冷掉了! 有些微的腥味又略為油膩。配上煎得鬆軟的馬鈴薯, 整體來說是很優秀的喔!

把全部的麵點和主餐吃完已經很飽了! 都不算愛吃甜點的我們很自然的省略。

結帳的時候, 加上三人的麵包費和水費, 一共是 € 83.50。在室外從天亮吃到天黑, 週邊燈火漸漸亮起, 食物佳, 氣氛美的餐廳, 實在太享受了!!!

IL Chianti
Address: Via del Lavatore 81, Roma
Phone: +39 06.6787550
Website: http://www.vineriailchianti.com 
               (網站上有英文菜單, 但跟現場的有出入, 我們點的好像全部都不在上面)


檢視較大的地圖

吃到打飽嗝, 起身跟著人群走向 Fontana di Trevi 許願池, 羅馬最有名也是規模最大的噴泉。

講到羅馬許願池, 八九不離十是在說這座 "Fontana di Trevi 特拉維噴泉", 最早的雛形大約在西元前一世紀形成, 羅馬帝國開國皇帝奧古斯都下令建造水道將水引進羅馬, 最大的出水口匯集在目前許願池的地方。

特拉維噴泉的名子 "Trevi" 從何而來已經不怎麼可考, 有傳說當年羅馬建築師為了一個名為 Trevi 的羅馬少女將水源引到此處, 不過比較可信的應該是 Trevi 這個字的根源。Trevi 來自拉丁文 "trivium", 意謂 "三叉路口", 這也跟當年水源的出水口在三叉路口的講法不謀而合。

至於現在的許願池有劇場般雄偉的裝飾, 是1730年教宗 Clement XII 委任建築師 Nicola Salvi 設計的作品, 巴洛克風格的末代之作。

外觀靈感來自凱旋門, 場景則是以巨型貝殼為戰車的海神 Neptune為主軸, 戰車由海信使 Tritons 領著的兩隻海馬牽拉, 氣勢磅礡。

海神背後的兩尊女神像, 左邊是代表富足, 右邊是健康。

中央的海神像 Neptune 出自於巴洛克晚期的義大利雕刻家 Pietro Bracci 之手。

如果有 follow 海賊王, 是不是覺得 Neptune 這個名子很耳熟呢? 他就是人魚公主的爸爸, 人魚國王。其實就是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啦! 不同的作者詮釋的還差真大呀!

圖片來自: ioshik.deviantart.com

夜晚的許願池, 打著柔美的燈光, 美不勝收的超有氣氛。正好可以試試剛拿到 NEX-5 的夜拍… 看起來還不錯喔! 至少卡片機絕對拍不出這樣的夜景。

大概差不多是吃飽飯的時間, 所有的遊客都跟我們一樣來逛逛走走, 許願池旁邊的腹地, 基本上可以稱它為 "許願池菜市場"… 真的非常多人, 很熱鬧。雖然人很多, 我們還是幸運的找到了三個可坐下的好位置, 望著許願池, 看著來來往往的遊客, 打著飽嗝, 享受當下悠哉的氣氛環繞。

許願池之所以為許願池, 當然是可以許願啦! 不過跟別的許願池不一樣, 不是丟了銅板就能許所有的願。不知從哪來的傳說, 丟一枚硬幣進池子裡, 將會再回到羅馬… 雖說是迷信的成分居多, 不過我當了稱職的觀光客, 貢獻了一枚, 一定要從右手拿從左肩往後丟才有效喔! 反正能再遊羅馬何樂不為?

據說許願池的吸金功力, 一天可以累積3000歐元, 不定時的會撈出捐給慈善機構, 謠傳也常常失竊, 小偷會在黑暗夜裡, 賄落當地警察, 神不知鬼不覺的把海量的錢幣運走。

考慮到老爸今天才下飛機, 有時差又轉機了好幾次, 辛勞堆滿身, 照了很多相之後, 就慢慢的走上回旅館之路。 

緩緩的走向最近的地鐵站 Barberini- Fontana di Trevi 站所在的 Barberini Plaza, 不禁又被廣場上的小小噴泉所吸引。

Barberini Plaza 巴貝里尼廣場坐落在羅馬七丘之一的 Quirinal Hill, 是16世紀形成的廣場, 得名於場邊的Palazzo Barberini 巴貝里尼宮, 現在改為 Galleria Nazionale d'Arte Antica 國立古代藝術畫廊。 

場中的 Fontana del Tritone 特里同噴泉出自於大名鼎鼎的 Gian Lorenzo Bernini 貝尼尼之手, 17世紀受教宗 Urban VIII 委任完成。事實上, 教宗 Urban VIII 來自 Barberini 家族, 因此不管是巴貝里尼宮, 廣場, 或是噴泉, 都出資於他。

Tritone 是海王的兒子, 也是海之信使, 在貝尼尼的刻劃下, 貝殼上方的 Tritone 仰著頭, 吹著海螺, 噴泉之水則從海螺上方噴出。

同一廣場邊上還有另一座 Fontana delle Api 蜜蜂噴泉, 是貝尼尼稍早的作品, 因為蜜蜂是 Barberini 家族的徽章。天晚了沒有注意到小小的蜜蜂噴泉, 隔天再訪此處時才拍到。

速速的拍了幾張照, 便啟程搭地鐵, 回旅館洗澡睡覺休息囉!

 

【Euro♦歐洲】秘笈篇 - 旅遊資訊, 小撇步 <彙整區>

留言

  1. 看了那麼多的攻略 你是最贊的說!不單描寫了景色還介紹了那麼多的歷史知識 一口氣看了你的羅馬遊記 (雖然還未完成。一定會追下去的說)你好棒!!真的开始崇拜你的说。。。

    回覆刪除
    回覆
    1. 超級大感謝~ 謝謝你還花時間留下鼓勵 :)
      我會繼續努力生出遊記的... 雖然寫的好慢 >.<

      刪除
  2. 下星期我就要去羅馬玩了,
    感謝你的遊記,讓我作足了不少功課!!

    你寫的遊記是我看過最詳細, 也最完整的,
    真的建議你可以出一本書,
    相信對於很多人出國旅行會很有幫助的,
    再次謝謝你喔!!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太好了!!! 羅馬實在是很棒的地方, 祝你玩得很愉快 :)

      很開心有幫助到跟我一樣喜歡旅遊的人
      也謝謝你的讚賞, 是最好的動力讓我繼續寫下去
      hopefully 可以往出書的方向走... 呵呵!

      刪除
  3. 謝謝你的資訊,很豐富~~

    回覆刪除
  4. 明天就要出發去歐洲了,義大利雖然只逛羅馬,但是謝謝你的詳細資訊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你! 羅馬是很棒的城市, 祝你旅途愉快, 玩得開心 :)

      刪除

張貼留言

熱 門 文 章

【台灣】寒冬征服玉山主峰 - 準備篇: 排雲山莊抽籤、冬季登山裝備

【哈爾濱 ★ Harbin】準備篇 - 避寒大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