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食•Food_台中Taichung」標籤的文章

[台中] VVG Food Play - 台中歌劇院裡的舶來品食材自助餐~ 美味清爽無負擔


從 VVG 在台北的時候就已經喜歡他們的品牌, 這次名為 VVG Play Play 如此大規模的進駐台中歌劇院令人十分好奇他們在台中會如何表現。從1樓的 VVG Labo, VVG To Go, VVG School, 5樓的 Food Play 和 Books Play, 最後6樓的 Beer Play, 看得出野心相當宏大。

由於對 VVG 的好印象, 找到時間迫不及待搶先來到 Food Play 嚐鮮, Food Play 是以自助餐吃到飽的形式呈現許多歐洲進口的食材料理, 很多就算是台中的西餐廳也不常見, 或是說對我這種看到不易取得的食品就眼睛發亮的人, 簡直樂的在內心轉圈圈。

[台中.新社] 又見一炊煙 - 山林中的無菜單台日式融合料理套餐

好久不見的知心好友從中國搬回來, 經過了忙碌的這幾年後, 終於有機會來台中找我玩了!

機會難得, 所以決定在台中待上一週, 不過實在想不出台中市區除了吃和逛之外還有什麼別的能觀光一整個星期。於是安排到新社的行程, 先到 "又見一炊煙" 飽餐, 再去參觀 "新社莊園古堡", 最後證實古堡是超級雷的景點, 那種入場就一覽完畢的景區, 也是因為原本就知道古堡裡的餐廳又貴又難吃, 所以投奔附近的 "又見一炊煙"。

早聽說 "又見一炊煙" 的芳名, 但平常沒事也不會特別為了美食上山一趟, 既然這次有機會, 當然不會放過啦!

[台中] MeatGQ Steak 橡木炙烤牛排館- 台中八期熟成牛排, 神似國賓 A Cut 的牛排館

朋友約吃飯, 聽說有新的牛排館, 地點在公益路和豐益路交叉口, 出發前想說 google 一下地圖, 沒想到… 地圖上這兩條路根本沒有相交呀! 甚至 Google Map 的空照圖還是一片田地!!! 一度以為記錯地點, 一查餐廳資訊才發現 MeatGQ Steak 1/25 開幕至今還不到兩個月, 位在台中八期重劃區。台中七期房價炒了這麼久, 都沒有聽過八期… 看來這區的道路應該是新到連 Google Map 都還沒有更新。

[台中] PaPaMio 帕帕咪歐義式廚房 - 香噴彈牙墨魚麵, 迷人的 Four Cheese Pizza, 令人感動的翡冷翠肋眼牛排

最近大家都忙, 好久沒有全家人一起出來吃飯了! 假日找到機會好不容易約齊上館子打打牙祭, 選定講了好幾次的 PaPaMio, 吃義大利料理。

一直以來認定 K2小鍋牛是我目前吃到台中最接近義大利當地口味的義式料理。有朋友推薦 Papamio, 大讚這裡的 pasta。這次終於跨出了 comfort zone, 來到存中街的 Papamio 一探究竟。

Papamio 的環境很不錯, 裝潢的色彩繽紛, 相當活潑。我們被安排在窗邊的桌位, 一邊是靠牆的沙發, 另一邊是半圓單人座的軟沙發。靠牆沙發坐起來還算舒適, 單人座的軟沙發看似很可愛, 但離桌子的距離不太對, 椅子又過重很難移動, 坐起來不符合人體工學, 吃完整餐飯, 緊接著是腰痠背痛。

菜單有開胃菜, 麵類, pizza, 和主餐的部分, 都可以加購套餐, 還有甜點, 飲料的區塊。加80元可享麵包, 湯品, 飯後飲料; 加120元則多一道甜點。我對好幾道義大利麵充滿了興趣, 下不了主意要點哪一款, 最後我們決定既然第一次來, 又正好四個人, 就點推薦的四人分享餐吧!

[台中] Win "映" 觀景餐廳 - 乾式熟成21天肋眼牛排大餐

久聞裕元花園酒店8樓的觀景餐廳 "映" 有乾式熟成牛排, 台中有這款牛排的餐廳, 可說是用一隻手都數的出來。母親節前夕, 正好有個 family friend 阿姨生日, 是吃大餐的雙重好理由, 就這麼選定在 "映" 聚餐。

8個人的晚宴, 聚集在預訂好的包廂裡, 環境空間很舒適, 雖然稍晚在大廳有 LIVE JAZZ 演唱, 我們就享受不到囉! 但有獨立的包房可以安靜不受干擾的談天, 享用美食也是很不錯的。

[台中] 老乾杯 - 午間的和牛套餐, 物超所值&美味極致的日式燒肉

乾杯的日式燒肉好吃, 眾所皆知, 肉的品質大致上都很不錯, 價錢也不算低。老乾杯呢? 是最高等級的乾杯系列餐廳, 一餐下來恐怕沒有上千塊也吃不下來, 再加上燒烤大肉的組合, 似乎不是會提起長輩興趣的料理, 所以雖然早知道老乾杯, 卻一直沒機會造訪。

好不容易把忙碌的一家人在某週間的中午相約一起吃飯, 臨機一動想到老乾杯的中午套餐物超所值, 肉雖然不算多, 但品質依舊掛保證, 適中分量符合老人家的要求, 正好可以帶爸媽去看看正夯的乾杯系列到底是什麼來頭。

[台中] Simply Café 璞麗花園 - 法森小館的分店, 菜色更多元

和爸媽的友人們, 一大坨 family friend 聚餐, 大家都算是 "法森小館" 的老顧客吧! 因此換換口味, 選在法森小館開的分店 "Simply Cafe 璞麗花園"。

吃了很多次的法森, 這是第一次造訪 Simply, 所以很難不把兩者比較一番。

相較於法森基本上是以套餐的形式點菜出餐, Simply 多是單點。菜色有一點重疊的部分, 法森多半是法式料理為主, Simply 在菜系上多些變化, 增加了一些其他歐陸料理的元素。

價錢方面, 如果沒有點成 full course, 單價吃下來可能會比法森低一些, 但如果想要像在法森那樣從前菜, 湯品, 主菜, 甜點這樣吃, 總價很可能會超過在法森的套餐價格了。所以有人稱它為 "小法森", 或是 "便宜版的法森", 實際上也不一定是那樣。

[台中] La Famille 法米法式甜點 - 眾多甜點行家的推薦, 終於吃到了!

法米在台中已經開了好一陣子, 我也聽過許多甜點行家的好友們說起, 由於不是特別愛吃甜食, 所以也從來沒有專程去吃過。

這天在家發現了一大一小兩盒共五種的精緻甜點塔, 赫然才發現是傳說中的法米法式甜點。

粉紅大盒裝著四個不同口味的甜品塔, 淡淡粉底色, 印上各式法式甜點和巴黎鐵塔的圖案, 暗示著裏頭的甜品有著法式血統。 

[台中] Cha Cha Thé 采采食茶文化 - 高貴的訂價, 美味的茶點

許久沒見面的好姊妹回台, 相約大遠百。遠百那麼多的餐廳開幕至今吃過的用一隻手都數的出來, 幾乎每次都直奔鼎泰豐… 這次打定主意要開發新地點, 不然真的每次都在那幾家之間打轉。

爬文爬到采采食茶 Cha Cha Thé, 以前從沒留意過, 原來是名品服飾夏姿旗下開的餐廳茶舖, 當下覺得是個聊天敘舊不錯的場所。進一步的查了菜單價位, 發覺訂價不低, 也不知是真有那個品質, 還是只是靠著夏姿的品牌撐場面。不管怎麼說, Cha Cha Thé 已經成功的吸引了我的興趣, 想說不吃主餐吃吃看茶點也行。

[台中] いちにち一膳 - 鰻魚飯, 關東煮, 串燒~ 美味居酒屋

聽老媽講了幾次的 "御田樂", 精緻又好吃的關東煮, 串燒居酒屋小店, 沒想到打預約只得到已搬家歇業, 近期會在以前的衣蝶百貨重新開張的答覆。

好不容易等到他們開始營業才發現他們已經改名囉! 本來的 "御田樂" 重新命名為 "一膳", 現在的衣蝶也改成 "柏地廣場"。老媽本來還半信半疑怕是不是搞錯餐廳, 因為一膳新進的工讀生似乎也搞不清楚 "一膳" 的前身叫做 "御田樂", 直到看到本來御田樂的負責人大炳, 才終於放下一顆心。 

[台中] 大東屋 活鰻店 - 台中名店, 專賣鰻魚飯, 漲很大

好朋友自北京回來, 聚餐吃什麼最好呢? 當然是北京不易吃到的海鮮類日式料理最好囉! 主要因為北京環陸, 離海邊有大段距離, 因此要吃到好的海鮮不容易呀!

雖然鰻魚飯並沒有多種海鮮, 不過對於好久沒回台灣的好朋友, 帶他吃吃這家紅了一陣子的台中鰻魚飯名店也很不錯喔! (其實是久聞這家需要排隊, 自己也沒吃過, 趁機試試)

店紅不給定位, 只有現場候位的選項, 不過還好… 雖然是個週五的夜晚, 大約七點半左右到, 人潮沒有想像的洶湧, 大約等個10分鐘就有位子了! 跟傳言中要排隊排到天荒地老的傳言有出入, 也許是最初的火爆排隊熱潮已過吧!

[台中] 道南•半熟 "光の乳酪/光之乳酪" - 簡約而cozy, 細緻的美味, 日式風味 cheesecake

炎炎夏日悶熱的夜晚該到哪兒散步乘涼呢? 住在台中的居民有福了! 這幾年綠園道的規劃改建, 兩排的綠樹使得夏夜高溫稍微有點轉機, 打著柔和燈光, 彷彿有些許涼風的勤美綠園道那一區似乎帶來了躲在家裡吹冷氣之外的新選擇。

除了勤美誠品, 最近勤美藝館也開張囉!

吃完朋友聚餐, 捨不得馬上散會, 於是有人提議到燈光美氣氛佳的勤美綠園道這一塊散散步。隨便一逛便晃近了白色框邊的透明屋, 原來是甜點店新開張, "光之乳酪" 外觀明亮清爽, 與周圍浪漫的氛圍完美融合。

[台中] N.Y.Bagels Cafe - 好吃的brunch, 終於在台中開張了!!!

早就耳聞 N.Y.Bagels 有好吃的 brunch, 可惜以前只有在台北有, 雖然不時的會北上, 不過一直都沒有機會造訪。直到兩週前看到有人在網上分享了台中 N.Y.Bagels 的資訊, 才知道原來台中金典綠園道也開了一家。

什麼時候開的都搞不清楚, 看到分享就興沖沖的跑去吃。想要電話預約, 沒想到得到的答覆是只有現場候位的選項… 到了現場才知道, 是前兩天才開始試營業, 還沒開始正式營業, 所以不能訂位, 不曉得正式營業之後會不會可以事先預約。

N.Y. Bagels Cafe 座落在金典綠園道的2樓, 金典酒店樓下這一塊商場已經換了好多次, 都是倒了又換, 換了又倒… 做成現在的金典綠園道, 希望不要再倒了!!! 畢竟裡面有好多很棒的餐廳, 下次一定要去吃 "糖朝"。

晚上七點多到 N.Y.Bagels 理當沒有桌位了! 大約等了20分鐘便有位子空出來, 應該算幸運吧! 畢竟沒有限制用餐時間, 又是試營業的第三天。

[台中] 老舅的家鄉味.東北酸菜白肉鍋 - 絕不可錯過麵點和滷味

搬離北京已經一年多了! 在北京渡過的六年多, 無可否認讓我愛上了北方料理, 熱愛麵食, 酸菜白肉鍋, 亂燉… 回到台灣後, 尤其在台中要吃到真的很道地的 "中國北方菜" 並不是那麼容易, 就算打著北方麵食的名號, 大部分的口味都已經入鄉隨俗 "台灣化" 了! 麵食不夠帶勁, 調味也不到味。

因此, 想念死北方料理了! 實在是饞呀!

直到發現了許多人都推薦的 "老舅的家鄉味", 有眾多名人的加持, 而且都是政商演藝界的外省大老們… 這樣的派頭, 也許值得一試。心想, 如果是外省人, 對於這種北方食物的口味敏感度應該比較高吧! 既然他們都推薦, 想必也一定是很不錯的酸菜白肉鍋。

早就知道老舅的家鄉味, 直到這次 family friends 返台, 竟然幸運的約在那裏。終於能與想念已久的東北味相見囉!

[台中] 范記.金之園.草袋飯 - 號稱台中最貴的排骨飯

聖誕節的時候 family friends 從各地回台, 到錢櫃同歡, 老台中們就近介紹這家 "范記"金之園給大家。30幾年歷史, 是他們從小吃到大的美好回憶, 好吃的排骨飯, 似乎有不少報章雜誌報導過, 說也奇怪, 明明我也住在台中一輩子了, 怎麼都不知道有這樣的好料?

事不宜遲, 跨完年心血來潮, 必定要來光顧品嘗這些老饕們口中的好味道。

在舊市區中的金之園一點都不華麗, 跟所有古早味一樣, 默默的坐落在舊街道裡, 不太起眼的店面, 也很難注意到它有什麼特別。紅底白字的招牌, 寫著 "創立於1978", 宣示著是家屹立不搖的老餐廳。

[台中] 元膳日本料理 - 最好吃的是櫻花蝦蒸飯

元膳在台中裕元酒店三樓, 常經過卻沒有吃過。這次老媽看到用渣打銀行信用卡預約, 有套餐買一送一的方案, 雖然網上評價很兩極, 不過既然有不錯的折扣, 決定還是去試試看。

[台中] Fleur de Sel 鹽之華 - 看的到主廚用心的法式料理廚房

鹽之華, 塩之華, 早有耳聞是台中很不錯的一家法式料理餐廳, 跟姊妹淘約了許久, 卻瞧不出時間。陰錯陽差之下, 是跟老媽去的, 事前也沒做什麼功課, 就連鹽之華原來就開在美術館綠園道旁都不知道。

跟綠園道一大排特色餐廳可愛的外表比較之下, 鹽之華的外觀算是相對樸實。白色的外牆, 有三個圓長的小拱門, 上頭白底黑字的寫著 "Fleur de Sel 塩之華"。

[台中] L'affection 法森小館 - 多年如一日, 台中最棒的精品法式料理

多年前, 具體也記不太清楚是多久以前, 老媽在朋友一介紹之下, 認識了法森小館, 從此便愛上了法森的料理。自此之後, 幾乎變成每次寒暑放假回來一定去報到的地方…

不管到世界各地的哪一個角落, 就算在法國旅遊的時候, 媽媽念念不忘的, 還是台中的法森小館。到底是什麼魅力可以讓老媽如此傾心? 稍稍思考一下, 也許是他們親切的服務, 精緻的現代法式料理口味和擺盤, 微調過的口味也更適合台灣人的胃口, 合理的價錢, 最重要的是多年如一日的好味道。

沿著水溝邊的寧靜小巷裡, 印象中第一次來還覺得不是太起眼, 一個店面兩層樓, 坐位不多, 不訂位的話, 很容易撲空。如今已經擴大了一倍, 變成兩個店面,兩層樓規模的餐廳, 不變的是, 不訂位還是一樣有可能沒有桌位, 生意一樣興隆。

[台中] J-Ping - 隱密又精緻的義大利料理

台中的 K2系列, 小蝸牛, 義大利冰淇淋, 都是由 J-Ping的主廚開的。小蝸牛基本上算是我在台中最愛的義大利餐廳, 便宜又道地美味, 因此對於 J-Ping 期待不已。怎麼說也是 J-Ping 主廚開的最頂級的餐聽了吧! 走的是精緻化的義大利料理路線。

之前在北京吃過米其林二星義大利主廚 Claudio Sadler 開的 Ristorante Sadler 之後, 就對精品的義大利料理有莫名的喜愛, 甚至更勝於精品料理之冠: 法式料理。當然吃一大盤義大利麵, 一大片 pizza 能有很大的滿足感, 也很過癮; 不過偶而來一點 treat, 吃點精品義式料理也是很不錯的。

台中有這樣的精品義大利菜, 而且評價似乎還不錯, 當然一定要去吃吃看。雖然 J-Ping 並不是什麼米其林星星加冕過的餐廳, 不過這主廚在義大利認真學習廚藝多年, 小蝸牛的餐點也算是相當道地, 便十分期待 J-Ping 的表現。

[台中] K2義大利冰淇淋 - 道地的義式冰淇淋, 好吃的 gelato!

好久不見的朋友們聚集在台中, 決定到台中科學博物館看古文明埃及展, 順便回味一下童年。

我們是一群在科博館裡長大的小孩, 想當初可以申辦家庭卡 (不知到現在還有沒有?) 幾乎是每個週末都會光顧一次。不過話說回來, 事隔這麼久再次進到科博館, 看到細胞的結構, 胞器, 組成DNA的嘌呤嘧啶… 實在不得不說, 這些會不會對小朋友來說太難了點? 雖然從小看過無數次, 不過真正學到的時候, 不但沒有印象, 而且同樣背的很辛苦… 到底從小逛科博館是有沒有效呀?!?!? 還是我太笨了?

不管怎麼說, 這些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我們走出科博館的時候, 終於吃到了我好久以來都想吃的 K2義大利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