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Peru】阿雷基帕 Arequipa - 殖民老城區漫步導覽, 傳統午餐店 Picantería

乘了九個半個小時的夜車,爬升了盡海拔兩千公尺,終於抵達阿雷基帕。來到這個城市的原因有幾個,首先我們前一天到 Nazca 鳥覽納斯卡線,便繼續往南至秘魯的第二大城,既可以多見識一個城市,又可讓身體慢慢適應高海拔。阿雷基帕的海拔差不多是兩千五公尺左右,比起之後幾乎都是三千以上的地區,在此處稍作停留是避免高山症發作的好方法。再說阿雷基帕獨樹一格的美食相當出名,正符合我這個喜好品嚐各地美食的貪吃鬼。

我們搭乘的是當地評價不錯的客運 Cruz del Sur,椅背可以往後到140º ,腳靠也會往上升,夜車睡起來不會太不安穩。

清早 Cruz del Sur 客運車站已經很熱鬧,在站內的廁所漱洗才開始白天的觀光。車站的廁所要收費,所以務必要帶點秘魯幣的零錢,可能是一大早又需付費的緣故,隨時有人在打掃,廁所還算乾淨。

跟在車站遇到的一個德國女生一起叫了計程車進城,我們當晚不住阿雷基帕,但總要找地方寄存行李,因此乾脆直接送德國女生到她下榻的客棧 DragonFly Hostel,順道把行囊丟包在此。


由於在阿雷基帕停留的時間非常短暫,傍晚六點半即要搭上往庫斯科的飛機跟其他沒去納斯卡的友人們會合,勢必下午四點多得至機場,總共只有八九小時的時間給我們表淺的體驗阿雷基帕。對我來說必訪的地方分別是阿雷基帕大教堂、聖卡塔莉娜修道院 (Monasterio de Santa Catalina)、耶穌會教堂 (Iglesia de la Campanía de Jesus)、和阿雷基帕特殊的鄉村午餐 Picantería,剩下就是東走走、西晃晃,還有靠 Walking Tour 幫我們迅速畫重點。

阿雷基帕曾被是艾瑪拉 (Aymara) 人和印加帝國的克丘亞 (Quechua) 人控制,西班牙人16世紀開始殖民了三百多年,因此城裡有相當多殖民時代的歐風建築物,由於使用了大量白色火山熔岩 sillar 當建材,因此有著「白城」的暱稱,巷道街景均走淺色明亮風格,感覺非常寬敞不壅擠。城裡隨處可見這三種相互混合的文化展物和混血人種,但關於「白城」還有另一說,據聞殖民時期的晚間只有白皮膚的西班牙人可以走在街上,皮膚較黑黝的印第安人被禁止隨意移動,因此城裡看似只有白人,因此獲得「白城」的稱號,在追求平權的現代來說,實在不是那麼光彩的一段殖民歷史。


Plaza de Armas de Arequipa 阿雷基帕武器廣場 

等待早上十點的 Walking Tour 之前,先到武器廣場瞧瞧最具標誌性的建築阿雷基帕大教堂。武器廣場是阿雷基帕最重要的廣場,主教座堂也就是阿雷基帕大教堂座落在東北面,另外三面由美麗的拱廊包圍。至於為什麼西班牙殖民地的城市幾乎都會有個「武器廣場」作為最重要的空間?殖民建城初期,教堂、政府機關都鄰著設立,人民繞著廣場生活,再說對於規模不大的管轄範圍,很容易受到外來的攻擊,因此作為城市中心的廣場可以當作市民的避難場所,也能是整頓武裝軍隊的營地,因此被稱為武器廣場,可說是源自於西班牙殖民時期規劃的多功能空間。

從1540年西班牙人抵達阿雷基帕就將武器廣場設計為邊長110公尺的正方形,整個城市也依照這樣的方塊延展,從空照圖可見老城區是由非常整齊排列的正方形組成。1868年之前的武器廣場平常是一個露天市場,四週有政府機關、宗教場所,因此廣場也能作為市民活動中心,甚至會有鬥牛這類的餘興節目上演。眾多阿雷基帕的建築物被1868年的大地震摧毀,武器廣場也不例外,在重建的時候就順便將廣場也重整了,才開始有現在有噴泉又綠意盎然的景象。

廣場中央的一座星狀噴泉,噴泉上方有一尊名為 “Tuturutu” 的銅像,手拿短號 (cornet)、身穿軍裝,卻有人稱之為天使。傳說1735年當時的主教為了美化噴泉,訂製了有翅膀的天使銅像,後來震後重建時被嫌棄為過時的風格,因此被存放於當時監獄 (Fundo El Fierro) 的儲藏室,直到1920年才放回原處,但翅膀已不知去向,成為無翅天使。週圍種植不少棕梠樹和其他綠樹,為相當悠閒舒適的公共空間。

圍繞廣場的三面拱廊都有兩層高,是1960年震後重建後的樣子,原本三面的拱廊在立柱數量、款式到樓層數均不一致,地震多的唯一好處大概就是大自然幫忙砍掉重練,才有現在的對稱模樣。

仔細看拱廊的立柱並不是完全統一,有的是柯林斯柱、大部分為簡單的方形柱,內側寬敞長廊有一排拿著盾牌的警察正在待命,不知道等會兒有什麼活動。

口渴了便晃進廣場邊拱廊內的超市 El Supér,順道看看有什麼新奇的當地產品,最有代表性的不外乎是各種玉米!烘烤到又硬又脆加上各式調味的玉米粒是秘魯最常見的小零食,小粒雨滴狀的是 maíz chulpe 或 maíz cancha,扁圓大顆的是 maíz gigante,只要上面裹的調味料不要太多,就算是很健康的零嘴。

紫到發黑的新鮮紫玉米 (maíz morado),為秘魯國飲奇恰 chicha,也就是紫玉米汁的原料。

在秘魯最開心的就是氣泡水和正常水的價錢相同,可能是很多台灣高級餐廳供應氣泡水都會收額外的費用,導致氣泡水比較高級的錯覺,而且我的確也很愛氣泡水啦!所以買水總是選帶氣泡的,包裝上寫 “con gas” 就是有氣泡、“sin gas” 為正常的水。


Antojitos de Arequipa

廣場邊的甜點店,當地品牌的餅舖,主賣 alfagor 焦糖牛奶夾心餅,一種南美洲常見的傳統甜餅,在機場也有這家,是不錯伴手禮的選擇。


Basilica Catedral de Arequipa 阿雷基帕大教堂 (主教座堂) 

全城最有代表性的建築、也是最重要的教堂,始建於1540年西班牙殖民者到阿雷基帕奠下基石的同一天,經歷過無數火山爆發、地震和火災的摧殘,再一次次的修復,現今的模樣是1844年重建過後的樣子,外表為新古典主義建築,以白色火山熔岩 sillar 建造。有趣的是由於經費不像歐洲那樣寬裕,又想要用有宏偉大氣的外觀,因此跟一般古典長方型教堂不同,正門不在長方形的短邊,而是在長邊的正中央,彷彿把立面拉長,有非常雄大寬闊的視覺效果。

跟大部分的天主教堂一樣,暴露肩膀、上臂、大腿的皮膚是無法入內參觀的喔!披上披肩或穿上外套就可以解決。

內部是鵝黃的底色,配上白色雕刻裝飾。

後方的管風琴來自比利時,可是南美洲最大的管風琴之一。

兩側有很多以聖經故事為主題的陶瓷娃娃,秘魯到處的教堂裡都充斥著這樣非常形象化的人偶。

大教堂的另一側出口,好喜歡這種門中門的感覺。

大教堂牆邊的一隅,白色的火山熔岩讓整個畫面很賞心悅目。

走馬看花的參觀完大教堂,walking tour 的時間也近了!趕緊往集合點前進。



Inca Milky Way Walking Tour
官網:https://freewalkingtoursperu.com/en/free-walking-tour-arequipa/
集合地點:Chaqchao Chocolates (Address: Santa Catalina 204, Arequipa)

我們參加的是 Inca Milky Way 上午十點的 free walking tour,集合地點在可可豆製品專賣店 Chaqchao Chocolates。

門口有鮮黃清楚的標誌寫著 “Free Tour”,我事先有在網路上預約,不過似乎現場加入也沒問題,雖說是 free tour,但一般都還是會在導覽結束時給小費,作為感謝和支持。

導遊先自我介紹,再請出席的遊客們分享來自何方,北美、歐洲、紐澳的佔了大部分,畢竟我們參與的是英文團。喝了香噴無比的巧克力茶之後啟程,沿路穿梭了不少殖民時代留下來的房屋、庭園,講述了許多歷史文化、風土民情、甚至到民俗政治,以下簡單的紀錄幾處我覺得印象深刻的點。

由 Chaqchao Chocolates 提供小小杯的巧克力茶有著大大的巧克力香,以可可豆的外殼沖泡熱水得到的可可茶,神奇的是聞起來香甜,喝起來卻是不甜不膩的溫潤。


以可可茶潤喉完,一行人踏上 walking tour 的遊覽,才走出 Chaqchao Chocolates 的大門,便遇到一群抗議遊行的民眾,怪不得稍早在武器廣場有警察駐守。導遊帶著我們避開人群,轉進聖卡塔莉娜修道院唯一可以免費參觀的文化展覽廳,從人文地理開始介紹阿雷基帕。



Michell & Cia Sa, Mundo Alpaca 羊駝農場與羊毛紡織廠
地址:Alameda San Lázaro 101, Arequipa

Walking tour 的其中一站來到羊駝毛紡織廠與旁邊附帶圈養著不同種類羊駝的展示農場,總算在牠們的家鄉見到因為擁有「草泥馬」暱稱而聲名大噪的羊駝們!除了毛皮顏色的不一樣,還有比較普遍的兩個品種,體型較大的為「llama 大羊駝」,小隻的是「alpaca 羊駝」,對人類非常友善且經濟價值高,能負重物運送、毛皮又軟又輕又保暖、還能是食物的來源,因此原住民從很早以前就有畜養羊駝的習慣。

草泥馬真的超級可愛又無敵萌呆,難怪可以靠顏值席捲網路的世界。

羊駝厚重的毛皮修剪後可以好好的利用,只是剪下來的毛又髒、又臭、又打結,需要經過一番清洗、沸水消毒、梳洗等等的處理才能進一步的運用。

紡成線後再染成繽紛的色彩毛線。

秘魯的傳統服飾相當鮮豔,以前當然沒什麼化學染料啦!安地斯住民用的全是取自大自然的天才素材,經過不同的處置而得出各種不同豔麗的色彩。

身穿傳統服飾的秘魯阿姨示範如何編織鮮豔的圖騰紡織品,在西班牙殖民和美洲原住民融合出的安地斯文化裡,佔了很重要的位置。


Fundo El Fierro 手工精品市集
地址:Calle Puente Grau 213, Arequipa

曾經做為監獄使用的牢房遺址,現在搖身一變成當地藝術家的手工精品市集,大約15個店家,販賣的藝術品從珠寶、畫作、服飾、到傳統小零食皆找得到。算是 Walking Tour 的中場休息站,導遊介紹完市集便順道推薦旁邊的冰淇淋攤位,賣的是人氣很高的阿雷基帕傳統冰品 queso helado。


Queso Helado 起司冰淇淋

可能是阿雷基帕最出名的甜點之一,尤其在老城區隨處可見賣 queso helado 的攤販。市集裡中庭邊攤位的秘魯阿姨綁著長辮、戴著草帽,面帶微笑的挖著一杯一杯的起司冰淇淋。

一勺一勺外觀呈米色的起司冰淇淋填滿透明的杯子、灑上肉桂粉後交到食客的手上。

起司冰淇淋嚐起來相當清爽且毫無起司味,原料是牛奶、煉乳、椰絲、蛋黃、香草、肉桂等等,跟起司完全沾不上邊,之所以會叫做「起司冰淇淋」是來自於像是冰凍 (helado) 起司 (queso) 的外觀,跟期待中鹹甜鹹甜的濃郁冰淇淋有很大的落差。話雖如此,還是好愛這款偽起司冰品呀!


Templo de la Tercera Orden Franciscana 方濟各會第三會教堂

經過這座教堂的時候,導遊請大夥兒抬頭仔細觀看龕楣,也就是大門上方的雕刻藝術。當地的教會有很多神奇的地方,不時能找到十分接地氣的文化主題。

此處的龕楣右邊為歐洲裔的聖人,左邊的是印地安的酋長,上方中央則是在印加文化裡非常重要的太陽,更上面是天主教堂時常出現的耶穌聖心,很意外對於其他宗教非常排斥的天主基督教能跟本土信仰 (印加人崇拜太陽神) 有著不錯的融合,應該是傳教者的巧思和妥協吧!


Walking tour 的最後一站,導遊領我們到武器廣場週圍建築裡一家餐酒小舖的頂樓,此時尚未營業,只供 walking tour 的人觀美景、拍美照,的確是照阿雷基帕大教堂的絕佳地點。

從頂樓拍攝大教堂的角度真不錯。

同樣在頂樓的另一側能夠清楚的看到呈現三角錐狀、有點神似富士山的 Misti 米斯蒂火山,為安地斯山脈上的活火山,頂峰海拔有5820公尺。阿雷基帕歷史中常有大地震,就是因為正個城市座落在米斯蒂火山的山腳下。

另外,位於米斯蒂火山兩側的山巒分別是同樣是火山的 Chachani 查查尼山與 Pichu Pichu 皮丘皮丘山,所以說阿雷基帕的週圍被火山包圍了一半。

導遊介紹三款附有當地特色的飲料,從左到右分別是汽水 Kola Escocesa 和兩瓶啤酒 Cerveza Arequipeña 和 Cerveza Candelaria “La Peruava”。Kola Escocesa 為阿雷基帕在地品牌的可樂,跟大名鼎鼎的印加可樂 Inca Kola 可說是直接的競爭對手,最後店家請喝的紅色液體試飲杯是 Kola Escocesa,味道跟美國的 cherry coke 很類似。另外兩款啤酒當下沒有提供,但我們在傍晚候機的時候有喝到,而且鮮紅色那瓶 “La Peruana” 還是這次入境秘魯時,舉行婚禮的朋友送我們的歡迎包裡有挑選到的禮物喔!

Walking tour 在飲完招待的火紅可樂後畫上句點,大伙兒一一跟導遊道謝、給小費後紛紛離去,三個小時的導覽內容很豐富,除了以上介紹的,還有包含其他景點,像是 Museo San Lázaro、Plaza Campo Redondo 和 Casona Tristan del Pozo。




Picantería 阿雷基帕傳統午餐店

Walking Tour 結束,肚子也餓了!心繫帶有濃濃阿雷基帕飲食文化的 Picantería, 發跡於阿雷基帕鄉村地區的午間快餐店,傳統來說是提供給午休時間 (中午12點到下午5點) 的勞工可以飽餐的食坊,跟台灣便當店快速出餐的概念有點神似。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 Picantería 已經慢慢在消失或轉型,若有更長的營業時間或供應的菜單更為多元,通常是為了給遊客們享用。

前身是 Chicharías,主賣秘魯傳統飲品奇恰 chica、讓人社交的地方,後來加入每日一湯的形式,供聊累的人們填飽肚子,漸漸就演變成今日所見的 Picantería。主要供應阿雷基帕的傳統菜餚,混合了印加文化和西班牙殖民的飲食,還有最特別的按照一星期裡的每一天出固定的湯品,而且幾乎是所有的 Picantería 都遵守這樣的循環,大致上是週一牛肉羊肚蔬菜湯 (Chaque)、週二丘紐牛羊蔬菜湯 (Chairo)、週三燉肉玉米粥 (Chochoca)、週四羊雜丘紐泥湯 (Chuño molido)、週五海鮮濃湯 (Chupe de viernes)、週六鷹嘴豆果菜肉湯 (Puchero) 或 海帶梨肉湯 (Timpusa)、週日腰背肉白湯 (Caldo blanco de lomos)。從整週的湯可看出飲食混血的端倪,像是週六日的 puchero 和 caldo 皆是源自於西班牙的湯品;週一的 chaque 這個字來自南美洲克丘亞 (Quechua) 族語,意味著「打碎」,由於湯品裡的馬鈴薯需要先敲碎再入湯;週二的 chairo 是艾瑪拉 (Aymara) 族語的「湯」;而很多款湯品裡都會包含的食材「丘紐 chuño」是南美洲原住民保存馬鈴薯的古老方法,將收成的各種馬鈴薯用高原的冷冰凍,再以陽光曬至乾癟,成品能儲存幾十年,可以用於避免旱災時的饑荒,也是阿雷基帕飲食中重要的材料。 


La Capitana - Picantería
地址:Calle los Arces 209, Cayma 04014, Peru
時間:12pm~5:30pm (買完為止);週四公休

位在市區外圍的 La Capitana,從武器廣場徒步走得到,大約20分鐘,只是我們在阿雷基帕的時間實在很有限,又怕太晚抵達熱門的餐點會賣光,所以決定跳上計程車直奔這間擁有120年歷史的 La Capitana,是現存最老牌的 Picantería 之一,從1899年到現在都是由同一家人經營。看到門口店名字母上方的1928感到非常疑惑,請店家解惑才得知那是那面牆蓋起來的年份,而且原本第一代經營的店名為 “El Mollecito”,她女兒的先生是一名上尉 (captain),大家稱她 “La Capitanita”,因此接手後才將餐廳改成現在的 La Capitana。

從大門進到房屋間的小中庭,這裡有賣 queso helado 冰淇淋的攤位。 

進入屋內馬上進入眼簾的是裝滿眾多大盆和巨大陶鍋的開放性廚房,烹煮食物的香味撲鼻。

幫我們帶位的可愛妹妹講英文不會通,但很熱情,比手畫腳的表示我們兩人用餐,她馬上幫忙找到座位。Picantería 大致上都是併桌的方式,我們跟另外兩組人馬同坐一條長桌,雖然語言不通,但同桌當地人從頭到尾看我們吃得津津有味,皆很滿足的對我們微笑,彷彿是對自己城市的美食相當自豪。

兩人點了主餐拼盤、湯品各一,還有一壺奇恰,如意算盤是不要吃得太撐,說不定傍晚往機場之前,還會有機會嚐嚐別家餐廳。


Jarra de Chicha 奇洽(壺)

Chicha 幾乎可以稱作是秘魯的國民飲料,是以紫到發黑的紫玉米汁釀製而成的飲料,微甜、口味清新,既然來到前身是奇恰專賣店 chicharía 的 picantería,理當點來配食物。


Chupe de Camarones 小龍蝦濃湯 

源自於阿雷基帕的秘魯名湯,以長得很像小龍蝦的南美河蝦為主角、用牛奶、乳酪、和蛋熬成的濃湯,再加入馬鈴薯和米飯,味道鮮美、濃厚而不膩、整顆馬鈴薯鬆軟香噴,配上香濃的海鮮湯是絕配。

我對小龍蝦本來就有莫名的喜愛,不管是川味的麻辣小龍蝦,還是美國南方的香辣海鮮煮 (seafood boil),都是我鍾愛的味道。這回嚐到此款偽裝是小龍蝦的河蝦濃湯,可說是驚為天人、想到依然口齒留香,榮登整趟秘魯之行印象最深刻的一碗湯品。


Americano 美國人拼盤 

不是一道菜名,而是由不同菜餚組成的一盤大亂鬥,相傳19世紀末有不少外國鐵路工程師到秘魯協助建造鐵道,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美國,他們到 picantería 的時候對不同的菜色充滿好奇,因此請店家在同一份午餐裡,給他們幾種小份量的菜色,方便同時品嚐多樣口味。久而久之,當地人對於這種一次滿足多種味蕾的拼盤充滿好奇,也開始點所謂的「Americano 美國人拼盤」。

小量多款拼盤根本就是觀光客的福音,我們當然沒有不點 Americano 的理由,菜色是由帶位的秘魯妹妹選擇,分別是什錦乳酪涼拌、牛肉燉馬鈴薯泥醬和紅酒燉牛肉。

什錦乳酪涼拌 Soltero de queso 是切成丁的乳酪、番茄、紅蘿蔔、紫洋蔥、蠶豆、辣椒,再拌入醋、橄欖油和巴西里的蔬菜乳酪沙拉。牛肉燉馬鈴薯碎泥醬 Lorco de Pecho 是牛肉和牛骨當主角,加上一些像是馬鈴薯、芹菜、白蘿蔔、韭蔥的蔬菜,再以南美常用的香料,比如奧勒岡、孜然、辣椒調味慢燉,整道菜最具識別度的地方是被壓碎類泥狀的馬鈴薯,也是醬汁濃稠的原因,通常會配白飯一起享用。燉牛肉 Estofado de res,為秘魯版的紅酒燉牛肉。 三道菜都不錯吃,後兩道很下飯,但驚艷程度跟小龍蝦濃湯完全無法相比。 


La Capitana 的完整菜單,對阿雷基帕的飲食實在太好奇了!忍不住再次日行一善的附上翻譯,供饕客們參考,免得踩到不敢吃的特殊食材,雖說應該還是會很美味。

Picantería - La Pacitana 菜單的中英翻譯:( 為我們的餐點)

AlmuerzoLunch 午餐
Lunes chaqueMonday Soup (Beef lamb tripe veggie soup)週一湯品 (牛肉羊肚蔬菜湯)
Americano (2 PM) American (2 PM)美國人拼盤
Doble (4 platos chichos) Double (4 small plates)雙份拼盤(4小盤
Estofado de res Beef stew紅酒燉牛肉
Rocoto relleno Stuffed red pepper with mince秘魯紅辣椒釀肉
Matasquita de panzaTripe potato stew牛肚馬鈴薯燉菜
Locro Beef potato mashed stew牛肉燉馬鈴薯碎泥醬
Aji de calabazaSpicy pumpkin stew黃辣椒燉南瓜
Tallarín al horno / pastel de papaBaked noodle / Potato pie焗烤麵條/馬鈴薯派
Rachi de panzaBeef leaf tripe soup牛百葉湯
Sarza de patitas / o senccaPig’s feet (or beef cheek) with onion salad洋蔥涼拌豬腳 (或牛頰肉)
Sarza de criadilla (vier-sab-dom)Bull’s testicles with onion salad (Fri-Sat-Sun)洋蔥涼拌牛睪丸 (五、六、日)
Soltero de queso Cheese and veggies salad什錦起司涼拌
Sesos sancochadosBoiled cow’s brains水煮牛腦
EscribanoSpicy potato salad辣馬鈴薯沙拉
Chancho al horno (frito)Roast pork (fried)烤豬肉 (油炸)
Costillar fritoFried ribs炸肋排
Malaya fritaFried marinated skirt steak炒醃牛肉
Trucha fritaFried trout炸鱒魚
Cuy chactadoCuy chactado炸天竺鼠
Chupe de camarones Crayfish chowder小龍蝦濃湯
Arroz con pato (sab y dom)Rice with duck (Sat and Sun)鴨肉飯 (週六和週日)
Caldo de lomos (domingos)Loin white broth (Sundays)腰背肉白湯 (週日)
TorrejaVeggie fritter炸蔬菜餅
Mote de maiz o habasCorn or fava beans玉米或蠶豆
Cerveza blancaLight beer白啤酒
Cerveza negraDark beer黑啤酒
Gaseosa personal/aguaSoda / water (small bottle)汽水/水 (小瓶)
Gaseosa de litroSoda (large bottle: 1 liter)汽水 (大瓶一公升)
Jarra de chicha Chicha (a jar)奇恰/紫玉米汁 (壺)
Vasa chichaChicha (a glass)奇恰/紫玉米汁 (杯)
TaperFood Containers 外帶盒

日後若有機會再訪 Arequipa,我一定要嚐嚐週一湯 (lunes chaque)、秘魯紅辣椒釀肉 (rocoto relleno)、焗烤麵條 (Tallarín al horno) 和 週日燉肉白湯 (caldo de lomos),光是想像就口水直流呀!

不得不說 La Capitana 的份量超級大,原來以為再離開阿雷基帕之前,還能再嘗試其他美食,結果被美味的 Picantería 塞到 food coma,飽到晚餐時間都不太有餓感。為了消化飽脹的肚囊,我們回到老城區,至另一個阿雷基帕的必訪城中城 - 聖卡塔莉娜修道院 (Monasterio de Santa Catalina)。

留言

  1. 請問在秘魯叫Uber 或InDrive的士有英文顯示嗎?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熱 門 文 章

【台灣】寒冬征服玉山主峰 - 準備篇: 排雲山莊抽籤、冬季登山裝備

【哈爾濱 ★ Harbin】準備篇 - 避寒大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