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 La Famille 法米法式甜點 - 眾多甜點行家的推薦, 終於吃到了!
法米在台中已經開了好一陣子, 我也聽過許多甜點行家的好友們說起, 由於不是特別愛吃甜食, 所以也從來沒有專程去吃過。
這天在家發現了一大一小兩盒共五種的精緻甜點塔, 赫然才發現是傳說中的法米法式甜點。
粉紅大盒裝著四個不同口味的甜品塔, 淡淡粉底色, 印上各式法式甜點和巴黎鐵塔的圖案, 暗示著裏頭的甜品有著法式血統。
法米在台中已經開了好一陣子, 我也聽過許多甜點行家的好友們說起, 由於不是特別愛吃甜食, 所以也從來沒有專程去吃過。
這天在家發現了一大一小兩盒共五種的精緻甜點塔, 赫然才發現是傳說中的法米法式甜點。
粉紅大盒裝著四個不同口味的甜品塔, 淡淡粉底色, 印上各式法式甜點和巴黎鐵塔的圖案, 暗示著裏頭的甜品有著法式血統。
許久沒見面的好姊妹回台, 相約大遠百。遠百那麼多的餐廳開幕至今吃過的用一隻手都數的出來, 幾乎每次都直奔鼎泰豐… 這次打定主意要開發新地點, 不然真的每次都在那幾家之間打轉。
爬文爬到采采食茶 Cha Cha Thé, 以前從沒留意過, 原來是名品服飾夏姿旗下開的餐廳茶舖, 當下覺得是個聊天敘舊不錯的場所。進一步的查了菜單價位, 發覺訂價不低, 也不知是真有那個品質, 還是只是靠著夏姿的品牌撐場面。不管怎麼說, Cha Cha Thé 已經成功的吸引了我的興趣, 想說不吃主餐吃吃看茶點也行。
這趟旅程因為時間拖得很長, 在金錢方面更是需要精打細算。自助旅遊我最喜歡省的地方就是住宿。每天早出晚歸, 住的地方只不過是放行李還有晚上睡覺的場所。因此這次的歐洲行, 基本上沒有住什麼好的旅館, 大部分都是走非常經濟的窮苦背包客路線。由於安全的考量, 沒有嘗試大通鋪的青年旅館, 行李跟大家放在一起還是不是那麼令人放心。
在背包客棧上有關羅馬的住宿, 許多人提到全哥或推薦湯姐, 老爸在羅馬加入我們的旅程, 對於上下鋪或通鋪都不太適合。有幾篇關於芝華旅館… 由於客棧上的有不少業主假裝是遊客自我推薦, 所以對於評價還不算多的芝華旅館半信半疑。但是芝華的地點非常好, 離 Roma Termini 火車站步行5分鐘的距離, 忍不住繼續看下去。
從羅馬競技場夜拍完, 趕緊搭上地鐵回旅館拿了行李後直奔 Roma Termini 火車站。今晚即將踏上全新的旅途, 有別於前12天的舊地重遊, 接下來三個星期的行程都是我們從未到過的地方, 很期待呀!
晚上11點58分的夜車, 將把我們運到義大利東南部的最大城 Bari, 選擇夜車是為了省白天遊玩的時間, 又可以體驗看看義大利國鐵的臥鋪, 可說是一箭雙鵰。
休息了一晚, 老爸的時差和轉機辛勞稍有改善, 吃完芝華旅館中西合璧的早餐後, 踏上我們在羅馬第三天, 也是最後一天的旅程。扣掉昨晚晚餐和許願池, 今日基本上是老爸唯一待在羅馬的一天, 不意外的, 行程被我排得滿滿, 重頭戲是聖天使堡和萬神殿, 其他都是比較好掌握時間的眾多名廣場。盡量讓老爸能看的多一點囉! 尤其是早些年跟團沒機會參觀到的景點。
今晚要搭上羅馬往 Bari 的夜車, 睡臥舖, 所以今天的時間更是要掌握精準, 免得沒搭上夜車還得露宿街頭呀! 離開旅館前催促老爸老弟打包好行李, 寄在旅館, 才安心上路。
前一天才吃 Pasadena Bouchon 法式餐酒館, 隔天晚上就再次造訪 Pasadena 的另一家餐廳 Italian House 義大利屋, 這家是 2007年在鼓山區開幕的, 一樓是賣麵包小甜點的烘培坊, 二樓才是吃主食的場所。
由於 Pasadena 是以法式料理起家, 賣起義大利麵有點令人半信半疑, 雖然也開了有5年之久, 而且去年還開了日本料理… 不管怎麼說, 不嚐過怎麼會知道口味如何呢!
許久不見的好朋友返台, 趁此機會南下高雄敘敘舊, 他帶我到講了好多次的 "金禾別苑"。在北京的時候他就常提到, 那時候是這樣介紹的: 張信哲開的一家餐廳, 裡頭充滿收藏古董, 吃的是簡單的西餐, 有空的話可以去吃看看喔!
這回終於有機會相約於此… 初次到訪, 跟我想像中在小巷弄的古董餐廳有些差距。原來金禾別苑就座落在離繁忙的五福路不遠的轉角, 是棟純白外牆, 西洋風格的建築。聽說有不少人看上它亮麗的外表, 特地到此處拍婚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