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Charleston」標籤的文章

【美國南方】查爾斯頓 Charleston - 木蘭莊園 Magnolia Plantation~ 漫步在優雅的南方名園

來到美國南方旅遊,參觀曾經是種植園 (Plantation) 的莊園是不容錯過的行程,查爾斯頓之所以能夠成為美國歷史名城,英國殖民美洲時期至美國內戰之前的眾多種植園功不可沒,移居美洲的歐洲人紛紛在土壤肥沃、雨水充足的「深南地區 (Deep South)」墾地、開拓種植園,盛產棉花、甘蔗、菸草、水稻… 等經濟作物。

農地需要大量人手,因此從中西非抓來得黑奴買賣有著相當可觀的交易量,地主們透過購買而擁有這些黑奴,在不需要支付工錢的情況下,連本帶利的賺進海量財富。在美國內戰之前,查爾斯頓的繁華程度不輸北邊像是紐約、費城、波士頓…等名城,由於依賴黑奴的程度不同,南北方對奴役制度的看法迥異,埋下南北戰爭的種子,查爾斯頓也是內戰開打第一聲炮響的地方,進一步走向美國歷史名城之路。

【美國南方】查爾斯頓 Charleston 景點篇 - 迷人的歷史城鎮: 漫步老城區~ 步行導覽 Historic Walking Tour


有歷史、有文化、有美食的查爾斯頓,氣質跟歐洲有許多相似之處,優雅而漫活, 逛古蹟、賞美景,走累了再找地方打打牙祭,完全結合了我的喜好,只有一天多的逗留,足以讓我愛上此地,迫不及待的想多認識這個美麗的城市。

查爾斯頓是英國人最早在美洲殖民地之一,建城於1670年,當時是英國在位的國王是查理二世 (Charles II),因此命名為查爾斯鎮 (Charles Town),後來才演變成現今的 Charleston。優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港灣適合出口貿易,諸多種植園發展稻米、棉花、染料等經濟作物, 加上大量從西非進口黑奴的免費勞工,造就了美國內戰之前南方最富裕的城市,北方有紐約、波士頓、費城,南方代表就是查爾斯頓了! 打響南北戰爭第一聲炮響,也是十分重要的戰略要地,只是後來南方戰敗,林肯解放黑奴,查爾斯頓的經濟財富便再也回不到從前的光景,也因此沒能發展成北方大城的五光十色,反而將種植園時期城市風格保留下來。就算城市歷史比不上歐洲老城,倒也有不少故事可說,標註了美國歷史的重要章節。

【美國南方】查爾斯頓 Charleston 美食篇 - 南方美味之低地地區料理 Lowcountry Cuisine


行前準備時發現查爾斯頓的餐廳數大眾多,感覺處處都是美食、遍地皆有美酒,讓選擇困難的人類傷透了腦袋。 由於查爾斯頓和周圍地區屬於海拔相較低窪的地段,俗稱「低地地區 (Lowcountry)」,擁有許多濕地、利於發展水稻、甘蔗、棉花等經濟作物,大量出口促進財富累積,財力豐厚更能鑽研飲食文化,帶有濃濃的南方特色,加上靠海的豐富水產,再融合了來自歐洲殖民者和西非黑奴的烹調方式,造就了有別於其他南方內陸地區、優雅又美味的「低地地區料理 (Lowcountry Cuisine)」。

在查爾斯頓市區待了一天多,有幸造訪三家都不錯的餐廳,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第一家也是我最喜歡的 Amen St. Fish & Raw Bar,第二家為白天歷史導覽導遊推薦的熟食小舖 Bull Street Gourmet,最後一家 Lowcountry Bistro 則是以低地地區料理為底加上其他巧思,混搭的 fusion 風味菜餚。

【美國南方】查爾斯頓 Charleston - 富麗海灘 Folly Beach~ 必嚐美味 “母蟹濃湯”, 秘境賞海上燈塔

 
薩查小旅行,東南岸沿海的兩座歷史小城 Savannah 薩凡納 和 Charleston 查爾斯頓 的五天四夜 road trip。今日是第三天,旅程正中間,也是從薩凡納駛至查爾斯頓的移動日,之所以安排兩個小城一起遊玩,原因無他就因為相距只有不到兩個小時的車程。清早從薩凡納出發,用不了中午就可以抵達查爾斯頓,不過既然我們在薩凡納遇到冷爆的寒流,直接跳過海邊的行程,今日天氣晴日頭好,乾脆在途中查爾斯頓南邊的 Folly Beach 稍作停留,看看東南岸的海邊長什麼樣子。